石墨烯在2004年由geim等首次报道,这一新奇的碳材料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学术界的目光。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的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,由sp2杂化的碳原子构成,被认为是富勒烯、碳纳米管、石墨的基本组成单元。这一特殊结构也为石墨烯带来诸多优异性质,如超高的电子迁移率、最高的理论热导率、极高的机械强度、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室温量子霍尔效应。石墨相关等资讯,可以到网站了解,更多经验与您分享!!
目前,化学气相沉积(cvd)法由于其能获取大面积、高质量和层数可控的石墨烯而受到广泛关注,被认为是制备石墨烯的优选方法,但合成的石墨烯依赖于平面的催化基底,这些扁平状基底适合于生长石墨烯薄膜。这种平面构型的石墨烯限制了其在三维器件的潜在的应用,此外催化基底本身通常不是理想的应用装置,需要进行有损失性的转移。
近日,steaphanmark wallace课题组将有序的3d石墨烯片原位生长在硅纳米线(sinw)基底上,采用的是ni催化剂自牺牲的cvd工艺,这可以使得石墨烯生长在绝缘的sio2衬底上。纳米压印的sinw既充当了催化剂的支架,又作为最终的底物。如图1(a)所示,该过程共包括:(1)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在硅片表面制备了均匀的sinw;(2)在sinw表面沉积一层ni膜;(3)采用cvd法在ni膜表面生长石墨烯;(4)通过湿法刻蚀法腐蚀掉ni膜,最终在sinw表面得到三维的多层石墨烯。图1(b)是该课题组探究、总结出的最适合该石墨烯生长的实验条件图。
对石墨烯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、表征,如图2(a)所示,cvd生长之前的纳米棒具有光滑的壁面、平坦的顶部和足够的空间。这使得溅射的ni能够产生光滑、致密且厚度均匀的薄膜,如图2(b)所示。尽管石墨烯的生长时间很短,但ni薄膜表面仍可以观察到石墨烯的包覆层,如图2(c)所示。在ni被刻蚀后,图2(d、e)中的sem观察表明,sinw基本完好无损,并被多层的石墨烯所覆盖,这些石墨烯在外观上是松散的,多数含有褶皱,表明石墨烯来自于表面的ni。图2(f)可以看出ni刻蚀前后,石墨烯的质量和层数基本没有变化。而由于设备原因,使得边缘部分的石墨烯较薄,但质量并无多大区别,如图2(g)所示。最后,该课题组对多层的3d石墨烯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探究,如图3所示。可知在850℃下能得到id/ig最小、质量较高的石墨烯,课题组又对生长时间、ch4流量做了同样的研究,最后总结出了最适合3d石墨烯生长的条件。
图1.(a)3d石墨烯生长的流程示意图;(b)石墨烯的生长条件
图2.生长3d石墨烯过程中的sem图及相应位置的拉曼图谱
图3.(a-b)不同生长条件下3d石墨烯的拉曼图谱;(d-f)对应的id/ig图表
总之,本文设计了一种将ni催化的cvd石墨烯扩展到纳米粒子三维表面的实验过程,并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。该工艺成功地在sinw样品表面原位生长出多层的3d石墨烯,这种器件有望用于光电探测器或太阳能电池。本文也为未来3d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。
s. m. wallace, et al. on-site growth method of 3d structured multi-layered graphene on silicon nanowires. nanoscale advances, 2020, 2.
来源:oil实验室